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建筑業不動產業營改增細則辦法重磅出臺(2)
第六條 其他個人以外的納稅(shui)(shui)人轉讓其取(qu)得的不(bu)動(dong)產(chan)(chan),區(qu)分以下(xia)情形計算應向不(bu)動(dong)產(chan)(chan)所在(zai)地主管(guan)地稅(shui)(shui)機關(guan)預繳的稅(shui)(shui)款(kuan):
(一(yi))以轉讓(rang)不(bu)動產取(qu)得的全(quan)部價款(kuan)和價外費(fei)用(yong)作為預繳稅款(kuan)計(ji)算(suan)依據的,計(ji)算(suan)公式為:
應預繳稅款=全部價(jia)款和(he)價(jia)外費用÷(1+5%)×5%
(二)以(yi)轉讓不動產取得的(de)(de)(de)全(quan)部價(jia)款和價(jia)外費用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jia)或(huo)者取得不動產時的(de)(de)(de)作價(jia)后的(de)(de)(de)余(yu)額作為預繳(jiao)稅(shui)款計(ji)算(suan)依據(ju)的(de)(de)(de),計(ji)算(suan)公式為:
應(ying)預繳稅(shui)款=(全部(bu)價(jia)款和價(jia)外費用-不(bu)動產(chan)購置原價(jia)或(huo)者取得不(bu)動產(chan)時的(de)作價(jia))÷(1+5%)×5%
第七(qi)條 其他個人轉讓(rang)其取得(de)的不(bu)動產(chan),按照本(ben)辦法第六條規定(ding)的計算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并(bing)向不(bu)動產(chan)所(suo)在地(di)主管地(di)稅機(ji)關申報納稅。
第(di)八條 納稅人按(an)規定(ding)從取(qu)得(de)(de)的(de)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qu)得(de)(de)不動產時的(de)作價的(de),應(ying)當取(qu)得(de)(de)符合法(fa)律、行(xing)政(zheng)法(fa)規和國家(jia)稅務總(zong)局規定(ding)的(de)合法(fa)有效(xiao)憑證。否(fou)則(ze),不得(de)(de)扣除。
上述憑證是(shi)指:
(一)稅務部門監制的(de)發(fa)票。
(二)法(fa)院判(pan)決書(shu)、裁定書(shu)、調解書(shu),以及(ji)仲(zhong)裁裁決書(shu)、公證債權文書(shu)。
(三)國家稅務(wu)總(zong)局規(gui)定的(de)其他憑證。
第九條 納稅(shui)(shui)人(ren)轉(zhuan)讓其取得(de)的(de)不動產(chan),向不動產(chan)所(suo)在地(di)主管(guan)地(di)稅(shui)(shui)機關(guan)預繳的(de)增值稅(shui)(shui)稅(shui)(shui)款,可以在當(dang)期增值稅(shui)(shui)應納稅(shui)(shui)額中抵減(jian)(jian),抵減(jian)(jian)不完的(de),結(jie)轉(zhuan)下期繼續抵減(jian)(jian)。
納(na)稅人以預繳(jiao)稅款抵減應納(na)稅額,應以完(wan)稅憑證作為(wei)合法有效(xiao)憑證。
第十條 小(xiao)規模納稅人轉讓其取得(de)的不動產,不能(neng)自(zi)行開具(ju)增值稅發票的,可向不動產所(suo)在地主管地稅機(ji)關申(shen)請代開。
第十一條 納稅人向其他個人轉讓其取得的(de)不動產,不得開(kai)具或(huo)申(shen)請代開(kai)增值稅專(zhuan)用發(fa)票。
第十二條(tiao) 納稅(shui)(shui)人轉(zhuan)讓不動(dong)產,按照(zhao)本(ben)辦法規定(ding)應向(xiang)不動(dong)產所在地(di)主(zhu)管(guan)地(di)稅(shui)(shui)機(ji)關預繳(jiao)稅(shui)(shui)款而自應當預繳(jiao)之(zhi)月(yue)起超(chao)過(guo)6個月(yue)沒有預繳(jiao)稅(shui)(shui)款的,由機(ji)構所在地(di)主(zhu)管(guan)國稅(shui)(shui)機(ji)關按照(zhao)《中華人民共和國稅(shui)(shui)收征收管(guan)理(li)法》及相關規定(ding)進(jin)行處理(li)。
納稅人(ren)轉讓不(bu)動產,未按照本辦法(fa)規(gui)定繳納稅款的,由主(zhu)管稅務機關按照《中(zhong)華人(ren)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fa)》及相(xiang)關規(gui)定進行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ju)公(gong)告
2016年第(di)15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的公告
國(guo)家稅務總局制定了《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zan)行(xing)辦(ban)法(fa)》,現予以公(gong)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xing)。
特(te)此公(gong)告。
國家稅務總局
2016年(nian)3月31日
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
第一條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shui)務(wu)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ying)業稅(shui)改征增(zeng)值稅(shui)試點的通(tong)知》(財稅(shui)〔2016〕36號)及現行增(zeng)值稅(shui)有關規定,制(zhi)定本辦法。
第二(er)條 增值(zhi)稅(shui)(shui)一般納(na)稅(shui)(shui)人(ren)(以(yi)下稱納(na)稅(shui)(shui)人(ren))2016年(nian)5月1日(ri)后取得(de)并在(zai)會計制度上按(an)固定(ding)資(zi)產核(he)算(suan)的不(bu)動(dong)產,以(yi)及(ji)2016年(nian)5月1日(ri)后發生(sheng)的不(bu)動(dong)產在(zai)建工程,其進項稅(shui)(shui)額應(ying)按(an)照本辦法有關(guan)規定(ding)分2年(nian)從銷項稅(shui)(shui)額中(zhong)抵(di)(di)扣(kou)(kou),第一年(nian)抵(di)(di)扣(kou)(kou)比(bi)例(li)為60%,第二(er)年(nian)抵(di)(di)扣(kou)(kou)比(bi)例(li)為40%。
取(qu)得的不(bu)動產,包括以直接(jie)購買、接(jie)受捐贈、接(jie)受投資入股(gu)以及抵(di)債(zhai)等各種形式取(qu)得的不(bu)動產。
納稅(shui)人(ren)新建(jian)(jian)、改建(jian)(jian)、擴建(jian)(jian)、修繕、裝(zhuang)飾不(bu)(bu)動(dong)產(chan),屬于(yu)不(bu)(bu)動(dong)產(chan)在建(jian)(jian)工程。
房(fang)地產(chan)(chan)開發企(qi)業自行開發的(de)房(fang)地產(chan)(chan)項目(mu),融(rong)資租入的(de)不動產(chan)(chan),以及在施工現場修建的(de)臨時建筑物(wu)、構筑物(wu),其進項稅額不適用(yong)上述分2年抵扣(kou)的(de)規定(ding)。
第三條(tiao) 納稅人2016年5月1日(ri)后購進貨物和設計(ji)服(fu)務、建(jian)筑服(fu)務,用于(yu)新建(jian)不動(dong)產,或者用于(yu)改建(jian)、擴建(jian)、修繕、裝飾(shi)不動(dong)產并增加不動(dong)產原值超過50%的,其進項(xiang)稅額依(yi)照本辦(ban)法(fa)有(you)關規定分2年從銷項(xiang)稅額中抵(di)扣。
不動產(chan)原值(zhi),是指取得(de)不動產(chan)時的購置原價或作(zuo)價。
上述分(fen)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di)扣的購進(jin)貨物,是指(zhi)構(gou)成不動產實(shi)體的材(cai)料和設備,包(bao)括建筑(zhu)裝飾材(cai)料和給排(pai)水(shui)、采(cai)暖、衛生、通風、照(zhao)明(ming)、通訊、煤氣、消防、中央(yang)空調、電梯、電氣、智(zhi)能化樓宇設備及配套設施。
第四條 納稅(shui)人按(an)照本辦法規(gui)定從銷項稅(shui)額(e)中抵扣(kou)進項稅(shui)額(e),應(ying)取得(de)2016年5月1日(ri)后(hou)開(kai)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稅(shui)扣(kou)稅(shui)憑證。
上述進項稅額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期從銷項稅額中抵扣;40%的部分為待抵扣進項稅額,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月起第13個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