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_99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聯系京審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E-mail: lzm@nycg.com.cn
您現在的位置:京審首頁 > 熱點問題 >

關于企業所得稅四點解讀(4)

時間:2010-03-14? 點擊: 次 來源(yuan):未(wei)知

(三)明確了“一般不得合并納稅”的原則可化解集團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主體之爭。新法第九 章在“征收管理”一章,用了第五十四條、五十五條和第五十六條三個條款,對包括集團企業在內所得稅納稅主體作出了十分明確的規定。即,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 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營業機構的,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應當或者經審批后可以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外,其他企業之 間非另有規定(國務院),一般不得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補充了“取得收入”的條件限制可平息其他組織納稅之爭。新法把組織細化為“其 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及將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排除在外的修訂,為甄別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等是否成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提供了一 把尺子。當然,這里的“收入”要與新法第六條、七條相結合。
之三:稅率實現了“降、并、減”可以防范惡意避稅
新法共出現的稅 率與現行稅法比在個數上少了五個比率。即,將“現行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均為33%。對一些特殊區域的外資企業實行24%、15%的優惠稅率和對 內資微利企業分別實行27%、18%的優惠照顧等多檔稅率共存的現象統一降低、合并以及減少為25%、20%和15%。并且賦予了各自不同的性質和意義。 25%是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20%為限定稅率,15%屬優惠稅率。降低了名義稅率,除了有利于公平競爭外,還可以有效地杜絕利用“稅率差”偷、逃、避 稅的黑洞。具體表現在:一是基本可以打消了“假外資”真“內資”的動機;二是鏟除了在本期稅前所得做手腳的隱患。現行的對內資微利企業分別實行27%、 18%的二檔照顧稅率和“企業上一年度發生虧損,可以用當年所得予以彌補,按彌補虧損后的所得額確定稅率”之規定,使一些企業有意避“高稅率”而在“低稅 率”上打主意。
之四:高密度、大手筆地修訂應納稅所得額及所得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稅以及所得稅額,對于任何一個向所得征稅的稅 種來說,具有“次核心”的地位和作用。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度之大小,除了稅率這個“核心”外,就靠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支 出”、“扣除”等稅基元素人為的或擴大或縮小性地規定。對此,新法呈現出高密度地增加和大手筆修訂的特點。
高密度地增加體現在新法增加的條 款數量以及所包含的信息容量上。新法比條例硬增加了四十個條款。其中,在涉及應納稅所得額的規范上,硬增加的條款達到十二個。其增加的絕對量與條例原有的 條款數量或者新法的總條款數量比均位居榜首。屬完全新增的條款內容如下:(1)增加了不征稅收入的概念和對象(第七條,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 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2)增補了稅前扣除的“支出”的原則(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 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3)規范了公益性捐贈支出的稱謂并統一了其稅前扣除的比列(第九條,企 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4)新增六個條款,將相關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中涉及資產 的稅收處理的規定統一、規范并提升到法律的層階。如:①第十一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不得計算折舊扣除包 括,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與經營 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②第十二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 攤銷費用,準予扣除。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為: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自創商譽;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其 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③第十三條,準予扣除的按照規定攤銷的長期待攤費用項目有四項: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 改建支出;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④第十四條,企業對外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⑤第十五條,企業 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⑥第十六條,企業轉讓資產的凈值,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5)新增 了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之規定(第十七條)。(6)增加了非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范圍項目的條款(第十九條,其應納稅所得額 包括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 額;其他所得,參照前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12)授予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制定收入、扣除的具體范圍、標準和資產的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的權限 (第二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