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的改革與發展(2)
時間:2010-03-29?
點擊(ji):
次
來源:未知
按普通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改革以普通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主線來劃分,實際上就是經過了四個互相聯系又各具特點的主要階段。
(一)房地產行業會計制度前期階段的特點
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形成的前期,就是指改革開放以后至1988年底,即在國營城市建設綜合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施行之前的階段。這一階段曾執行過三項會計制度,即1983年底以前執行的《基本建設簡易會計制度》,1984年1月1日至1986年底執行的《國營建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1987年1月1日至1988年底執行修訂后的《國營建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這一階段還處于房地產業復蘇和初步發展時期,會計核算要求并不高,成本核算到后期才有行業的專門規范,會計科目也比較簡單,將“國家資金”科目改為“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科目。會計報表主要是資金平衡表,基建投資表和專用基金表,其中資金平衡表后期不再保持三段平衡式。盡管1987年新修訂的會計制度增設了基建借款情況表和投資包干情況表,但是并未根本改變會計核算方法。這一階段仍然處于會計核算工作的初級階段,后來,特別是1988年8月《國營城市建設綜合開發企業成本管理暫行辦法》頒布實施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核算才上了新的臺階,為后期行業會計制度的出臺奠定了基礎。
(二)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實施階段的特點
隨著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發展和中國會計制度改革的推進,房地產行業迫切需要適合自身經濟核算的開發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
1989年1月1日開始施行《國營城市建設綜合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這可以說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第一項行業性會計制度,盡管略顯簡單,尚不全面,但對房地產行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很大。
1993年7月1日《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更進一步規范了房地產行業會計核算制度,直至2005年企業全面實行統一會計制度,這一階段也是整個房地產業快速發展并不斷走向成熟的時期,特別是1993年中國進行的會計改革,改變了以計劃經濟為基礎的會計模式,將原來資金平衡表的體系改變為資產負債表體系。
這一階段進一步規范了開發產品成本核算,建立開發成本一級科目來強化成本核算和管理,明確開發貸款利息分攤方法,允許采取加速折舊和謹慎性會計原則,房地產行業中的股份制企業開始計提4項資產損失或減值準備。建立了企業資本金制度,確立所有者權益和資本保全制度。
這一階段財政部發布并修訂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和1項基本準則,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同時在企業施行,其中有7項具體會計準則和1項基本準則在所有的企業施行,相對穩定的行業會計制度開始實施,是形成行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并存的階段,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變革較大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