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如何使投資審計充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2)
時間:2013-03-27?
點擊(ji):
次(ci)
來源:未知
二、工作方法上,創新實現提速提效
創新是審計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實際工作中,審計機關可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審前調查,不斷創新審計方式方法,有效整合審計資源,針對不同的審計項目,靈活采用審計方法,最大限度節省審計成本,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1、將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有機結合。對于隱蔽工程多、投資額度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工程,將審計工作貫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項、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投標、材料設備采購、施工、竣工決算等建設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既能克服事后審計工作量大、人員不足的問題,又有利于被審計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及時堵塞漏洞,減少損失浪費,避免出現重大問題,從而提高大型工程建設項目審計工程的質量,充分發揮投資審計促進項目管理、控制建設成本的作用,真正做到提高審計質量和效果,確保審計工作的全面高效,使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放心工程、陽光工程、民心工程。
2、要全面推行計算機審計方法。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審計人員單純擁有審計專業知識和簡單的計算機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必須提高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要大力推進審計信息化,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來開展工程審計和遠程審計。借助AO審計系統和廣聯達等工程造價軟件進行計算機輔助審計并嘗試對兩者進行聯合開發,利用現有的投資審計軟件、模塊,通過數據分析比對及時發現審計疑點,進而發掘深層次問題,提高審計效率。
3、加強審計部門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在現實審計工作中,各級審計機關之間甚至同一審計機關各部門之間,信息資源相對割裂,信息反饋與交流缺乏,導致審計資源無序利用,損失浪費現象較為普遍。應加快建設項目基本資料庫、固定資產審計法規庫、工程審計經驗數據庫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案例庫建設步伐,實現各級審計機關、審計部門之間的審計方法與資源共享,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成本。
4、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隨著政府職能由管理向服務轉變,作為政府組成部門的審計機關也應增強與其他審計部門的聯動,善于運用各部門資源,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了解民情、收集民意,獲取更多更充分的信息,以此來拓展審計思路,有的放矢地審查問題,從總體上把握問題的實質,提出有實踐性的審計建議,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
5、整合審計力量。投資審計工作普遍存在著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要正確處理這一矛盾,就要求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調配發揮最大的審計效益。在滿足審計的經費保證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審計的人員保證,以國家審計機關為主導,借用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機構及各類專業機構的力量參與審計,有效整合資源,增強審計力量。同時應重視專家系統的建立,分層次建立專家檔案,建立符合實際切實可用的專家庫。多借鑒專家經驗,提高審計隊伍的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