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2011年會計實務考試輔導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后的賬務處理(2)
盈余(yu)公積[(會計利潤-應(ying)納稅所(suo)得(de)額(e))×企業(ye)所(suo)得(de)稅稅率×10%]
注:因匯算清繳時上(shang)一年度已經結賬(zhang),因此直(zhi)接調整未分配利潤(run)、盈余公積(ji)(ji)(本文中假設企業都是按(an)10%提取盈余公積(ji)(ji))。
(二)對暫時性(xing)差異的賬務(wu)處理(li)。
1.應(ying)納稅暫時性差異的(de)賬務處理:
借(jie):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用紅字登記在貸方)
貸:遞延(yan)所得稅(shui)(shui)負債(應納稅(shui)(shui)暫時性差異額×企業(ye)所得稅(shui)(shui)稅(shui)(shui)率)
2.可(ke)抵性(xing)暫時性(xing)差異的賬(zhang)務處理(li):
借(jie):遞(di)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zan)時性差異額×企業所得稅稅率)
貸:應(ying)(ying)交(jiao)稅費(fei)——應(ying)(ying)交(jiao)所得稅
例:B公司(所得稅稅率25%)2008年度會計利潤1000萬元,企業按會計利潤計提應交所得稅250萬元。2009年3月份,公司委托C稅務師事務所對所得稅進行匯算清繳后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萬元。匯算調整事項如下:
(1)不得稅前扣除的罰款、不合規票據支出50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2)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100萬元,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3)本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萬(wan)元,調增(zeng)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第(1)項屬于永久性差異(yi),賬務處理如(ru)下:
借(jie):利潤(run)分配——未分配利潤(run)(500000×25%×90%) 12500
盈余公積(500000×25%×10%) 12500
貸:應交稅費(fei)——應交所得稅(500000×25%) 125000
第(2)項屬于(yu)應(ying)納稅暫時(shi)性(xing)差異,賬務(wu)處理如下:
借:應(ying)交稅費(fei)——應(ying)交所得(de)稅(用紅(hong)字登(deng)記在貸方) 250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zhai)(1000000×25%)250000
第(3)項屬(shu)于可抵扣(kou)暫時性差異,賬務處(chu)理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an)(500000×25%) 125000
貸(dai):應(ying)交(jiao)稅費——應(ying)交(jiao)所得稅 125000
對(dui)于實(shi)(shi)行(xing)新(xin)企(qi)(qi)業(ye)會計準則企(qi)(qi)業(ye)用(yong)(yong)上面的(de)方(fang)法(fa)做賬務(wu)處理,若企(qi)(qi)業(ye)還沒有實(shi)(shi)行(xing)新(xin)準則,且采用(yong)(yong)“應(ying)付稅款法(fa)”對(dui)所(suo)得(de)稅進行(xing)處理,那么(me)只要將“遞(di)延所(suo)得(de)稅負債”和“遞(di)延所(suo)得(de)稅資產”替換成(cheng)“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和“盈余(yu)公積”即可。
(三)實際(ji)工作中可(ke)以采用不同處理方法(fa)的情況
上(shang)述是正(zheng)常情(qing)(qing)況下的賬務處(chu)理,在實(shi)際(ji)工作中會有一些特(te)例,下面介紹(shao)一種在企業賬務中比較(jiao)常見,但可以用不(bu)同方法處(chu)理的情(qing)(qing)況:企業將應(ying)予資本化的支出(chu)一次進入當期費(fei)用。
在進行匯算清繳時,對于一次進入當期費用的資本性支出應進行納稅調增,同時對于此項資產當年可計提的折舊或攤銷應進行納稅調減。對于調增額與調減額之差,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在該資產的剩余折舊年限內按每年可稅前扣除的金額,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逐年進行納稅調減,若該資產是固定資產那么預留的殘值直到該資產處置時才能做納稅調減處理,此時這項調整才算最終結束。下面以一案例來說明此賬務處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