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2011年所得稅匯算清繳:借款費用會計與稅務處理差異分析(2)
時間:2011-02-11?
點擊:
次
來(lai)源(yuan):未(wei)知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如果中斷是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必要的程序,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應當繼續進行。
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可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判斷: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者生產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與設計要求、合同規定或者生產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合同或者生產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或者銷售;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需要試生產或者試運行的,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或者試運行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運轉或者營業時,應當認為該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
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各部分分別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繼續建造過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對外銷售,且為使該部分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實質上已經完成的,應當停止與該部分資產相關的借款費用的資本化。購建或者生產的資產的各部分分別完工,但必須等到整體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對外銷售的,應當在該資產整體完工時停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企業借款購建或者生產的存貨中,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當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予以資本化。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主要包括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用于對外出售的房地產開發產品、企業制造的用于對外出售的大型機械設備等。這類存貨通常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建造或者生產過程,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其中“相當長時間”,是指為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所必需的時間,通常為1年以上(含1年)。
在稅務(wu)處理(li)上,根據《實(shi)施條例(li)》第三十七條第二(er)款(kuan)規(gui)定(ding)(ding),企業為購(gou)置、建造(zao)(zao)固定(ding)(ding)資(zi)產(chan)、無形資(zi)產(chan)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de)建造(zao)(zao)才能(neng)達到(dao)預定(ding)(ding)可銷售狀態的(de)存貨發(fa)生(sheng)(sheng)借(jie)(jie)款(kuan)的(de),在有關(guan)資(zi)產(chan)購(gou)置、建造(zao)(zao)期(qi)(qi)間(jian)發(fa)生(sheng)(sheng)的(de)合理(li)的(de)借(jie)(jie)款(kuan)費(fei)(fei)用(yong)(yong),應當作(zuo)為資(zi)本(ben)(ben)性支出計入(ru)有關(guan)資(zi)產(chan)的(de)成本(ben)(ben),并依照本(ben)(ben)條例(li)的(de)規(gui)定(ding)(ding)扣除。其他(ta)借(jie)(jie)款(kuan)費(fei)(fei)用(yong)(yong)不予資(zi)本(ben)(ben)化。另外,購(gou)置、建造(zao)(zao)活動發(fa)生(sheng)(sheng)非正常中斷(duan),但如果中斷(duan)是使(shi)資(zi)產(chan)達到(dao)可使(shi)用(yong)(yong)狀態所(suo)必需的(de)程序,則中斷(duan)期(qi)(qi)間(jian)發(fa)生(sheng)(sheng)的(de)借(jie)(jie)款(kuan)費(fei)(fei)用(yong)(yong),仍應予資(zi)本(ben)(ben)化。企業籌(chou)建期(qi)(qi)間(jian)發(fa)生(sheng)(sheng)的(de)長期(qi)(qi)借(jie)(jie)款(kuan)費(fei)(fei)用(yong)(yong),除購(gou)置固定(ding)(ding)資(zi)產(chan)發(fa)生(sheng)(sheng)的(de)長期(qi)(qi)借(jie)(jie)款(kuan)費(fei)(fei)用(yong)(yong)外,計入(ru)開(kai)辦費(fei)(fei),按照長期(qi)(qi)待攤費(fei)(fei)用(yong)(yong)進(jin)行稅務(wu)處理(li)。
來源:2011年匯算清繳 2011所得稅匯算清繳 所得稅匯算清繳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