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淺議如何提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3)
時間:2013-09-05?
點擊:
次
來源:未知
(四)內部審計應與企業管理目標相結合。內部審計是為經營管理服務的,所以審計的務實性要強,內部審計要抓住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突出審計重點,使內部審計能夠在企業經濟活動中起到保駕護航、鋪路搭橋的作用。同時審計過程要規范,要建立規范的內部審計程序,按照國家的法規和企業的制度要求、按照企業經營管理目標要求,開展審計業務,切實做到依法審計。審計成果運用要突出,內部審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效益審計,能否通過審計規避經營風險、促進經營發展,是衡量內部審計有效性的關鍵。
(五)加強審計后續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后續審計是指在審計報告發出后相隔一定時間內,內部審計人員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建議,是否已經采取了適當的糾正行動,以及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而實施的跟蹤審計。后續審計的目的是確保對內部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審計結果采取相應的行動,促進審計結論的落實,更好地服務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后續審計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只有加強后續審計管理才能保證內部審計成果的最終實現,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確保控制風險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在制度建設上,要制定嚴格的后續審計監督程序,完善后續審計的監督保障措施。只有切實加強這方面的制度管理,才能逐步增強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實現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的提高。
(六)加強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現代審計已由制度基礎審計發展為風險基礎審計,強調以風險為導向,不僅檢查企業內部業務的經營風險,還要評估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外部風險因素,用以確定某一時期需要審計的主要項目及其審計重點、范圍和方法。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中,審計人員在選擇了最小風險方案并予以實施后,還應跟蹤審計業務過程,進行審計風險分析,以便發現方案不足之處和新的潛在風險,從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使得內部審計報告質量達到最優化。
(七)加強內部審計過程控制。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實行嚴格的審計過程控制措施,一方面是有相對規范的制度約束,另一方面是相對獨立的審計地位所決定的。而對于內部審計而言,審計過程控制沒有統一的法規約束,一般是借鑒以上規范,導致審計程序不嚴格。因此,亟須建立統一的內部審計規范體系,嚴格內部審計程序,規范內部審計行為。同時,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時,要考慮企業的管理目標,突出內部審計重點,周密進行事前準備,運用現代化的審計手段和方法,對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以保證內部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