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_99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聯系京審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E-mail: lzm@nycg.com.cn

企業境外投資遇到稅收爭議怎么辦?(2)

時間(jian):2013-10-30? 點擊: 次(ci) 來源(yuan):未知(zhi)

相互協商程序升級后,中國居民(國民)可以就哪些事項向稅務機關提請啟動相互協商程序?對此,記者采訪了深圳市地稅局涉外稅務管理處副處長李堅定和北京市國稅局第二直屬稅務分局副局長孔丹陽。綜合兩位專家的觀點,以下六種情形中國居民(國民)應該高度關注。

情形一:對居民身份的認定存有異議,特別是相關稅收協定規定雙重居民身份情況下需要通過相互協商程序進行最終確認。每個國家都有明確的稅收居民管轄權的認定辦法,如果締約國一方居民到締約國另一方活動,按照締約國另一方國內法規定,由于住所、居所、管理機構所在地、總機構所在地、注冊地或任何其他類似標準,也構成了締約國另一方居民,那么在締約國另一方也負有作為該國居民的納稅義務。這種情形下,如何認定納稅人的居民身份,由哪個國家對其行使居民管轄權,稅款究竟應該向哪個國家繳納,企業可以提請啟動相互協商程序。

比如,一家跨國企業A公司在境外H國注冊成立,按照H國國內法被認定為H國的居民企業。但是,A公司將實際管理機構設在我國境內,按照中國企業所得稅法的居民企業判定標準,A公司同時也構成了中國的居民企業。這就發生了法人居民身份確定規則上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可以提出相互協商,由締約國雙方按照雙方協定判定其實際管理機構是在哪個國家,從而確定其居民身份。

情形二:對常設機構的判定,或者常設機構的利潤歸屬和費用扣除存有異議。常設機構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營業場所,構成常設機構有很多種情形,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作業場所等,也包括企業在締約國一方提供的建筑工程活動和勞務活動。一旦被認定為常設機構,就要將歸屬于常設機構的利潤按照締約國另一方國內法規定繳納稅款。

在實踐中,每個國家對判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歸屬和費用扣除的標準都不同,有些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執法隨意性,被認定為常設機構的可能性很大,企業有可能面臨被雙重征稅的風險。比如,中國的一家“走出去”企業B公司在Y國設立了一個子公司,總公司負責銷售設備,子公司負責設備安裝,Y國認為B公司經常派人到Y國的子公司進行業務指導,構成了在Y國的常設機構,要求對該企業銷售設備的全部利潤征稅,但B公司在中國也要繳納稅款,就構成了雙重征稅,在這種情況下,B公司可以申請相互協商程序。

情形三:對各項所得或財產的征免稅或適用稅率存有異議。這種情形主要指締約國各方對協定中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以及財產收益等各類所得的定性,以及其適用的稅率之間的稅收爭議,這種情形在實踐中較為普遍。比如,C公司為中國的居民企業,該公司在G國按照當地法律成立了全資子公司D,D公司為G國居民企業。C公司將設備租賃給D公司并收取租賃費。按照中國和G國的稅收協定,C公司取得的租賃費收入應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條款享受10%的優惠稅率。但是,G國國內法對特許權使用費和租賃費有明確劃分,認為C公司的收入應為其國內法規定的租賃費收入,而不是協定中規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應按照G國國內法規定征收20%的公司所得稅。在這種情況下,C公司可以按照中國和G國的稅收協定規定,申請啟動雙邊磋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