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國內稀土黑礦超三成 資源稅征收起爭議
2014年8月7日(ri),WTO上訴機構(gou)裁定,中(zhong)國(guo)稀土(tu)的(de)出(chu)口管理措施不(bu)符合相(xiang)關世貿規則和中(zhong)國(guo)加入WTO時承諾。次(ci)日(ri),第(di)六屆(jie)中(zhong)國(guo)包頭(tou)稀土(tu)產業(ye)論壇開幕,與(yu)會(hui)各方(fang)就稀土(tu)行(xing)(xing)業(ye)的(de)發展(zhan)進行(xing)(xing)深入的(de)交流(liu)與(yu)探討。
面(mian)臨國(guo)內私挖濫采良莠不齊的(de)稀土開(kai)采格(ge)局(ju),在內憂外患的(de)背景(jing)下,我國(guo)稀土產業的(de)出路在何方?是否(fou)整(zheng)合(he)才是稀土企(qi)業做大做強的(de)發(fa)展之路?我們希望通過下面(mian)這組(zu)文(wen)章的(de)探討找到出路。
8月8日下午,在今(jin)年的(de)(de)(de)包頭稀土(tu)產(chan)業(ye)(ye)論壇上,稀土(tu)企業(ye)(ye)人士圍坐在市場分論壇,聆聽對(dui)外(wai)經濟貿易大學法(fa)學院教授陳衛東講述(shu)WTO稀土(tu)案中(zhong)國敗(bai)訴(su)后,對(dui)稀土(tu)企業(ye)(ye)可能產(chan)生的(de)(de)(de)影(ying)響(xiang)以及(ji)我國會采取什(shen)么(me)樣的(de)(de)(de)方法(fa)管理自然(ran)資源。
陳衛東(dong)說(shuo),未來國內將(jiang)以(yi)資源(yuan)稅等管理措施為主(zhu),以(yi)與國內消費限制平行施行的(de)出口配(pei)額為輔,這樣(yang)的(de)政(zheng)策將(jiang)有(you)助于實現各(ge)方(fang)利益的(de)平衡。
“那也(ye)要鏟除黑(hei)產業(ye)鏈(lian)之(zhi)后。”一位(wei)稀土(tu)大(da)企業(ye)負責人對 《每日經濟新(xin)聞》記者說,正規企業(ye)繳納資源稅,資源稅價(jia)格提高后,黑(hei)產業(ye)鏈(lian)不除,正規企業(ye)會更(geng)慘,黑(hei)產業(ye)鏈(lian)受(shou)刺激會更(geng)猖獗。
多位業內(nei)人(ren)士估算(suan),目前(qian),在國內(nei)10多萬噸(dun)的(de)(de)稀(xi)土(tu)供(gong)應量中(zhong),“黑礦”大概有(you)3萬噸(dun)。這(zhe)還(huan)是國家(jia)從嚴治(zhi)理后(hou)的(de)(de)結果,以(yi)前(qian)更多,大概占(zhan)總供(gong)應量的(de)(de)一半。
意料之中(zhong)的敗訴/
其實,早在2009年,美國、歐(ou)盟和(he)墨西哥針(zhen)對中國就鋁土(tu)、焦炭(tan)、黃磷、螢石、鎂、錳、金屬(shu)硅、碳化硅和(he)鋅九(jiu)種原材料(liao)出口實施配額及出口關稅的做法(fa),向(xiang)WTO提(ti)起訴訟時(以下(xia)簡稱“九(jiu)種原材料(liao)案”),業界(jie)就預料(liao)到下(xia)一個靶(ba)子會是稀土(tu)。
有知情人士(shi)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針對(dui)我國資源產品出口管(guan)控的(de)起訴是有策(ce)略的(de),在(zai)(zai)“九種(zhong)原材料(liao)案”時就對(dui)包括稀(xi)土、鎢、鉬在(zai)(zai)內(nei)的(de)12種(zhong)產品做了評估,針對(dui)上述九種(zhong)原材料(liao)的(de)起訴是投石(shi)問路。
2012年1月(yue)30日(ri),世界(jie)貿易組織(zhi)上訴機構(DSB)就該案作出裁(cai)決報告,判定(ding)中(zhong)國(guo)敗訴,稱“中(zhong)國(guo)必須降低出口關稅(shui),解除出口限額”,以符合其作為世界(jie)貿易組織(zhi)成員國(guo)的義務(wu)。隨即,美歐墨(mo)在“九種原材料案”勝訴后的兩個月(yue),就我國(guo)稀土(tu)、鎢、鉬出口管理措施再向WTO提起(qi)訴訟。
“因為原材料案(an)沒有(you)(you)最終形成有(you)(you)利(li)于中方的規則解釋,在(zai)稀土案(an)中中方就(jiu)不太(tai)可能獲(huo)得勝訴的機(ji)會。”陳衛東表示。
“一旦被告到WTO,很難全身而退。”一位接近商務部(bu)的人士(shi)告訴《每日經濟(ji)新聞》記者,根據統計(ji),85%的案件起訴方(fang)都(dou)獲得(de)了勝(sheng)利。
而中國援引GATT(《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第20條(g)款“保護可用竭資源”的例外條款,也沒能獲得初裁時專家組以及終裁的上訴機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