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_99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聯系京審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E-mail: lzm@nycg.com.cn
您現在的位置:京審首頁 > 事務所資訊 > 行業資訊 >

稅收如何讓文化消費“提速”(2)

時間:2013-05-30? 點(dian)擊: 次(ci) 來源:未知


    哪些稅收“瓶頸”制約市場發展
  1994年我國稅制改革以來,已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文化市場的稅收扶持政策。應該說,中國文化市場的發展繁榮,稅收扶持功不可沒。同時,文化市場的發展潛力與態勢日趨顯著,相關稅收額也迅速增加。從2007年到2010年,我國文化市場四年稅收收入增速為82.14%,比全國稅收收入59.33%的增速高出22.81個百分點。

  但是,我國現有的文化稅收政策扶持體系,主要以相關部委頒布的部門法規為主要形式,大多散見于各個稅種,還存在政策協調性不強、行業針對性不足、政策覆蓋面不全、導向不突出、方式單一、激勵不夠到位等問題,突出表現在:

  一是總體稅收負擔相對較重。從增值稅負擔來看,有15個歐盟國家增值稅的標準稅率要高于我國增值稅17%的稅率,但這15個國家對文化市場的優惠稅率都要低于我國13%的優惠稅率。以各國圖書銷售稅率做比較,在所調查的包括中國在內的16個國家中,對出版物銷售實行全部免稅的國家有7個,征收2%低稅率的國家有2個,征收5%—7%優惠稅率的國家有6個;而我國的圖書銷售稅率為13%,大大高于其他國家。

  二是稅收負擔不均衡的問題有待解決。我國鄉村文化娛樂業的總體稅負在11%左右,而城市文化娛樂業的總體稅負卻只有9.63%,分別低于農村和縣市1.49個百分點和1.19個百分點。從行業和經營類型看,電子游藝經營場所的稅收負擔最高達12.73%,歌舞娛樂場所次之為11.78%,網吧為9.37%,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為5.17%,最高的與最低的相差7.56個百分點。

  三是現行增值稅對文化產品的抵扣不足。文化資產大多體現為知識產權、品牌價值、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在這些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交換過程中,智力投入往往占產品成本的絕大部分,但是企業在納稅時對這些投入并不能抵扣,包括出版行業作者的稿費及版權、影視制作行業的劇本創作和制作成本、廣告行業的廣告創意成本、藝術品行業的購買藝術品支出成本、演藝行業的劇目創作成本,等等。

  四是鼓勵文化產品“走出去”的稅收政策激勵不足。自2003年開始,我國開始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退稅率越來越低,如圖書報刊由17%降到13%之后又進一步降低到11%,電影音像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7%降到13%。頻頻降低出口退稅率無疑會削弱在調整文化出口商品結構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五是稅收優惠方式比較單一。我國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多以稅后優惠為主,優惠導向不突出、優惠方式單一等問題普遍存在。某些文化產品和服務存在稅收調節的“真空”。

    文化消費亟待稅收“扶持”
  當前,在用足用活現有支持文化發展稅收政策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市場科學發展、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稅收體制機制,形成推動和引導文化消費的政策扶持體系。

  文化再生產可分為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四個環節,彼此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稅收制度設計和稅收政策的調整要結合這四個環節優化其架構。

  基本想法是:文化創作是文化作品的源頭活水,應當本著激勵創作、保護原創的精神給予全部免稅的優惠照顧;文化生產是對文化作品的復制加工,為豐富文化的表現力、提高文化的感染力,應當賦予最優惠的稅收照顧;文化傳播是從文化作品到文化商品的交換和轉化,為加強傳播體系建設、構建現代流通網絡,應當實施適當照顧的稅收政策;文化消費重在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為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引導健康文化提升影響力,應當實施適當區別、合理引導的稅收政策。具體為:

  有必要在文化領域有步驟、有重點地調整稅目、擴大增值稅征稅范圍,充分考慮文化產品提供者的研究成本、創意成本,對文化企業購買技術設備,特別是知識產權的進項稅額實行增值稅抵扣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究和開發的投入。

  依據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特性,分類制定差別稅收政策。對政府提倡和鼓勵的高雅文化實行低稅率,對低俗但尚應給予一席之地的文化活動實行高稅率;在文化消費對象上,對政府倡導的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為少年兒童及農民服務的科普文化,則應給予稅率上的充分優惠。對于營業性歌舞廳、卡拉OK廳、KTV、音樂茶座、夜總會等高消費、高利潤行業,可在開征一般流轉稅的基礎上,加征娛樂消費稅,收入用于支持民族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發展。

  對群眾文化服務、文化研究與文化社團服務,以及文化保護和文化設施服務的稅率設計,以及文藝創作、表演創作的稅率設計,一般要低于表演及演出場所的稅率。

  為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領域創造良好的稅收政策環境和平等競爭機會,可考慮進一步降低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銷售的增值稅稅率;或比照軟件企業按銷售收入全額課征3%的增值稅;對中小文化企業研究創新所獲得的獎勵,免征個人所得稅,對中小文化企業技術入股而獲得的股權收益,適當免征個人所得稅等。

  制定并出臺有利于發展文化服務貿易和“走出去”的稅收政策。一是對列入國家文化產品出口扶持計劃且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演出展覽、民族音樂舞蹈和雜技等產品和服務,以及進入國際市場的動漫游戲、電子出版物等新興文化產品,可從高設定其退稅率。二是積極推進中國文化“加工貿易”的稅收政策。可針對國外文化企業在中國境內從事文化產品生產活動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三是對進口文化產品繼續實行減免稅優惠政策。

  為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建議將電影電視制作、音樂、報紙、刊物和圖書等產業視同高新技術企業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對于其固定資產投資可采取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或是按投資額的20%直接進行稅收抵扣。對作家、畫家、電影導演、編劇等文化產業從業者取得的收入,比照稿酬收入減征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的30%。對于個人版權、使用權等知識產權轉讓收入一律免征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