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試析新醫改政策與醫院內部審計(3)
時間:2012-09-13?
點擊:
次
來源:未知
3.5充分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質量
一套健全的信息傳遞、溝通與反饋信息系統有助于完善醫院內部控制機制。醫院應積極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審計業務的融合,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涵蓋全部業務活動的基礎數據模型,并根據有關數據進行風險評估,合理調配審計資源,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實現與紀檢監察、事后監督等部門的信息共享,使審計人員在開展具體的審計項目前能充分利用監督成果,增強審計的針對性。
3.6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
內部審計工作需要相關的準則進行支持,需要相應的規范加以指導,需要明確統一的風險評估體系,以使風險評估的結果更趨合理化,科學化。由于法律法規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階段醫院可以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根據國家《審計法》和《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等相關法制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各單位實際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審計人員崗位職責》等內部規章制度,完善內審機制,使內部審計工作走上規范化的道路。同時,加大對審計人員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和處罰力度,強化審計人員的法律風險意識。
3.7 探索審計科長委派制,促進內審工作向縱深發展
按照“上級委派、雙重領導、雙層管理、雙軌考核、定期交流”的原則,一定規模的公立醫院審計科長改由衛生局委派,實現“三個統一”:審計項目計劃統一安排,審計實施方案統一制定,審計業績統一考核。實行審計科長委派制度,能夠強化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免疫功能”;加強信息溝通,方便了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對基層單位重大經濟活動的宏觀監控;推進了全過程審計監督的進程,擴展了內審范圍,促進醫院加強成本管理、規范服務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為醫療衛生改革發展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
總之,新醫改政策規范下,從僅僅保證合法合規的“敲打型”審計真正轉變為關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無疑更符合醫院管理的需要。改革的過程將充滿挑戰,需要審計人員清楚認識外部環境,分析其如何適應這些改革,并將自身作為這種變革的一部分。使內部審計工作真正為增加醫院價值作貢獻,進而實現醫院乃至整個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