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京審 |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 E-mail: lzm@nycg.com.cn |
|
跨國公司稅收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探討(2)
時間:2013-06-20?
點擊(ji):
次(ci)
來源:未知
政策風險是指因各個國家的稅收政策發生變化而使跨國公司的稅收籌劃方案可能失敗的風險。這包括兩個階段,一個是在進行政策選擇時,可能面臨的政策選擇適當與否的不確定性風險。這主要是由于納稅人對立法把握不清、理解不到位而產生的。另一個是政策變化時可能對跨國公司稅收籌劃產生的風險。
(二)經營變化風險
國際稅收籌劃具有計劃性與前瞻性,是假定企業經營活動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稅收籌劃,一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沒有按照預期設想的情況發生,則可能導致企業稅收籌劃的失敗。事實上,國際稅收籌劃主要是利用各國的稅收政策差異進行操作的,這樣一來就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較大的約束性,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靈活機動的,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完全按照預期的情況發展。所以,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會因為經營活動發生變化或者是對經營活動的發生及發展判斷失誤,導致跨國稅收籌劃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并且可能增加稅收支出。
(三)實際操作風險
由于跨國稅收籌劃經常在稅收法規的一些邊緣規定進行操作,來實現納稅人稅收利益的最大化,再加上各國稅收法規政策的復雜性、相關法規政策的時效性等,使得稅收籌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非常大的難度。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各個國家的稅收政策,那么在進行跨國稅收籌劃時,就會加大稅收籌劃的風險。
(四)稅收行政風險
稅收行政風險主要指由于稅務執法人員的主觀認識或理解出現偏差而導致納稅籌劃方案的失敗。歸根結底,納稅籌劃方案最終是否合法,能否取得成功,必須要經過稅務部門的認可。各個國家在制定稅收制度時,都留有一定的自由判定權,稅收執法人員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都擁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又因稅務執法人員主觀判斷、自身素質的差異,可能導致稅法、稅收政策的執行偏差,使原本合法的稅收籌劃方案變為一紙空文,甚至會被認定為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而遭到處罰。這時,跨國納稅人不僅得不到少納稅的好處,甚至有可能被課以重稅,最終導致跨國稅收籌劃的失敗。
(五)集團信譽風險
信譽風險是指跨國稅收籌劃在實施過程中失敗而導致的跨國納稅企業遭受信用危機和名譽損失的一種可能。跨國公司是一個具有穩定性、長期性的集團式企業,其要長期穩定發展,必須立足國際市場,而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國際公司形象,同時也應與各國的政府部門建立友好的長期往來關系。如果跨國公司在進行國際稅收籌劃時,因操作不當而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從而被認定為重點戶而給予特殊待遇的話,就會招致稅務機關的嚴格檢查,甚至還會對其實施更加嚴格的其他限制措施。而一旦被稅務機關認定為稅籌劃行為違法行為而被公布,將嚴重影響集團信譽和形象。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