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4)
(三(san))從事符合條件(jian)的環(huan)境(jing)保(bao)護(hu)、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si))符(fu)合(he)條件的(de)技術(shu)轉(zhuan)讓所得;
(五)本法第(di)三(san)條第(di)三(san)款規定的所得。
第二(er)十八(ba)條(tiao)符合條(tiao)件(jian)的(de)小型微(wei)利企(qi)業,減(jian)按20%的(de)稅(shui)率征收企(qi)業所得稅(shui)。
國家需要重點(dian)扶持的高(gao)新(xin)技術企(qi)業,減按15%的稅率(lv)征收企(qi)業所(suo)得稅。
第二十九(jiu)條民族自(zi)治(zhi)地方(fang)(fang)的(de)自(zi)治(zhi)機關對本民族自(zi)治(zhi)地方(fang)(fang)的(de)企業應繳(jiao)納(na)的(de)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fang)(fang)分享(xiang)的(de)部分,可(ke)以決(jue)定(ding)(ding)減征或(huo)(huo)者(zhe)(zhe)免征。自(zi)治(zhi)州(zhou)、自(zi)治(zhi)縣決(jue)定(ding)(ding)減征或(huo)(huo)者(zhe)(zhe)免征的(de),須報(bao)省、自(zi)治(zhi)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十條企業的下列支出(chu),可以在(zai)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一)開發(fa)(fa)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fa)(fa)生(sheng)的研究(jiu)開發(fa)(fa)費用(yong);
(二)安(an)置殘(can)疾(ji)人員及(ji)國家鼓(gu)勵安(an)置的其他就業(ye)人員所(suo)支付(fu)的工資。
第三十(shi)一(yi)(yi)條創業(ye)投(tou)資企業(ye)從事(shi)國家需(xu)要重點扶持和鼓(gu)勵的創業(ye)投(tou)資,可以按投(tou)資額(e)的一(yi)(yi)定比例抵扣應納(na)稅所得額(e)。
第(di)三十二條企業(ye)的固定(ding)資產由于技術進步(bu)等原(yuan)因,確需加(jia)速折(zhe)舊(jiu)的,可(ke)以(yi)縮短折(zhe)舊(jiu)年限或(huo)者采取加(jia)速折(zhe)舊(jiu)的方法。
第三(san)十三(san)條企(qi)業綜合(he)利用資源,生產符合(he)國家產業政策規定(ding)的產品(pin)所取得(de)的收(shou)入,可(ke)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de)額(e)時減計收(shou)入。
第(di)三十四條(tiao)企(qi)業(ye)購置用(yong)于(yu)環境(jing)保護、節能節水(shui)、安全(quan)生產等(deng)專用(yong)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xing)稅額抵免。
第(di)三(san)十(shi)五條本法規定(ding)的稅收優惠的具(ju)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ding)。
第三十(shi)六條(tiao)根據國民經濟(ji)和社會(hui)發展的(de)需要,或者由于(yu)突發事件等(deng)原因對企業(ye)經營活動產(chan)生重大(da)影響(xiang)的(de),國務(wu)院(yuan)可以制(zhi)定(ding)企業(ye)所得稅專項優惠政策,報全(quan)國人民代表大(da)會(hui)常務(wu)委員(yuan)會(hui)備案。
第五章源泉扣繳
第三(san)十七(qi)條(tiao)對非(fei)居民企業取得(de)本法第三(san)條(tiao)第三(san)款規(gui)定的(de)所得(de)應繳納的(de)所得(de)稅,實(shi)行源泉扣繳,以(yi)支(zhi)(zhi)(zhi)付(fu)(fu)人(ren)為(wei)扣繳義務人(ren)。稅款由扣繳義務人(ren)在每次支(zhi)(zhi)(zhi)付(fu)(fu)或(huo)者到期應支(zhi)(zhi)(zhi)付(fu)(fu)時,從支(zhi)(zhi)(zhi)付(fu)(fu)或(huo)者到期應支(zhi)(zhi)(zhi)付(fu)(fu)的(de)款項中扣繳。
第三(san)十(shi)八條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wu)所(suo)得應繳納的所(suo)得稅,稅務(wu)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wu)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yi)務(wu)人。
第三(san)十九條(tiao)(tiao)(tiao)依照本法(fa)(fa)第三(san)十七條(tiao)(tiao)(tiao)、第三(san)十八條(tiao)(tiao)(tiao)規定(ding)應(ying)當扣(kou)(kou)繳(jiao)(jiao)的(de)所得稅(shui)(shui),扣(kou)(kou)繳(jiao)(jiao)義(yi)務(wu)人(ren)未依法(fa)(fa)扣(kou)(kou)繳(jiao)(jiao)或者無法(fa)(fa)履行(xing)扣(kou)(kou)繳(jiao)(jiao)義(yi)務(wu)的(de),由納(na)稅(shui)(shui)人(ren)在(zai)所得發生地繳(jiao)(jiao)納(na)。納(na)稅(shui)(shui)人(ren)未依法(fa)(fa)繳(jiao)(jiao)納(na)的(de),稅(shui)(shui)務(wu)機關可以從該納(na)稅(shui)(shui)人(ren)在(zai)中國境(jing)內(nei)其(qi)他收入項目的(de)支付人(ren)應(ying)付的(de)款項中,追繳(jiao)(jiao)該納(na)稅(shui)(shui)人(ren)的(de)應(ying)納(na)稅(shui)(shui)款。
第四十條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