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_99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聯系京審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E-mail: lzm@nycg.com.cn
您現在的位置:京審首頁 > 熱點問題 >

所得稅會計適用稅率技巧(2)

時間(jian):2010-03-29? 點擊: 次(ci) 來源:未(wei)知(zhi)

  關于其理論依據,Black[1966]進行了如下說明:在稅前利潤的計算上,當費用的確認早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時,或者在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上,當收入的確認早于稅前利潤的計算時,產生的差異就是借方納稅影響差異。依據借方納稅影響差異計算的遞延稅款具有預付費用的性質,也就是說其金額早已確定。對于早已確定的事實,在差異轉回之時,即使稅率或稅法發生變更,也沒有必要依據變化了的稅率或稅法規定對以前年度的遞延稅款進行調整,因此適用當期稅率。與此相反,在稅前利潤的計算上,當收入的確認早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時,或者在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上,當費用的確認早于稅前利潤的計算時,產生的差異就是貸方納稅影響差異。依據貸方納稅影響差異計算的遞延稅款具有未付費用的性質,亦即納稅義務被延期到了未來,可把它理解為負債的增加。在未來支付該項負債時,因為其金額要以未來實際支付數額為準,因此,依據貸方納稅影響差異計算遞延稅款時必然要用到預期稅率。
  對于這種組合,可用這樣的事例來驗證它的可行性:對于分期銷售,假設企業在會計處理上以發出商品并已取得了收取貨款的權利為依據來確認分期銷售收入,而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以貨款實際分期收回時確認銷售收入。從該事例可以看出,在計算稅前利潤時,分期銷售收入和發出商品成本的確認均早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因此,計算分期銷售收入的納稅影響額時要運用預期稅率,而計算發出商品成本的納稅影響額時要運用當期稅率。其結果是,對同一會計業務中處于同一配比關系上的收入和費用,要運用不同的稅率來計算納稅影響額,給所得稅會計造成了混亂。因此,第二種組合也不可行。
  三、第三種組合的理論依據及其可行性
  這種組合中,在稅前利潤的計算上,當收入或費用的確認早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時要運用預期稅率計算納稅影響額,而在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上,當收入或費用的確認早于稅前利潤的計算時要運用當期稅率計算納稅影響額。
  關于其理論依據,Perry[1966]進行了如下說明:在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上,當收入或費用的確認早于稅前利潤的計算時,該項收入或費用的納稅申報已經確定,依據其差異計算的遞延稅款也已確定,對于早已確定的事實。在差異轉回之時,即使稅率或稅法發生變更,也沒有必要依據變化了的稅率或稅法規定對以前年度的遞延稅款進行調整,因此適用當期稅率。與此相反,在稅前利潤的計算上,當收入或費用的確認早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時,該項收入或費用的納稅申報尚未進行,未來要繳納的所得稅額,或課稅金額減少額尚未確定,因此,依據其差異計算遞延稅款時,要考慮未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實際適用的稅率即預期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