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驗資業務常見問題(4)
時間(jian):2010-03-25?
點擊:
次
來源(yuan):未知
首先,我國的會計核算遵循的是歷史成本原則和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的各項財產在取得時按照實際成本計量。其中,假如財產發生減值,應當按照規定計提相應的減值預備。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者外,企業一律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
其次,我國資產評估會計處理有關規定指出,資產評估會計處理應以評估所對應的經濟行為的實現為前提。資產評估所對應的經濟行為一般包括:企業整體或部分改制;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合并、分立、清算;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原股東股權比例變動;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整體或部分產權轉讓;資產轉讓、置換、拍賣;整體資產或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確定涉訴資產價值;國有單位收購非國有資產;國有資產單位與非國有單位置換資產;國有資產占有單位接受非國有單位以實物資產償還債務等。如資產評估所對應的經濟行為未能實現,則不能根據資產評估結果進行會計處理。因此對于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會計調賬,注冊會計師不應予以確認,更不能據以出資和驗資。
對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的審驗程序不到位
對用于轉增注冊資本的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的審驗,往往需要涉及到幾個年度的會計處理,審驗相關內容較多。目前小企業的會計表,往往幾年都未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或雖經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執業質量有可能不能滿足驗資需要,加之,驗資收費標準較低,有的注冊會計師在承攬了此類業務后出現了審驗程序不到位的情況。如缺乏對收入業務入賬依據可靠性的抽查和對壞賬損失的審計判定,忽視了對長期待攤費用合法有效性的審驗;在驗證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真實性方面,只是著重查看和索取了收入和費用向未分配利潤結轉和轉增實收資本等會計憑證;在對資本公積項目的驗證中,有的人忽視了其是否屬于資本公積預備性項目,誤以未處置的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增資和驗資。
應當注重到,了解、抽查和判定收入入賬的真實性、費用結轉的正確性,以及用于轉增注冊資本的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合法性等,直接關系到增加注冊資本的真實性。假如相關審驗程序不到位,很可能帶來驗資風險。
二、控制驗資風險的幾點措施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充分熟悉驗資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深刻理解驗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驗資》、《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規范指南第3號—驗資》的有關規定,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較強的執業判定能力辦理驗資業務,規范執業,控制和防范驗資簽證風險。驗資機構及其注冊會計師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加強對申請驗資單位的詢問了解工作,謹慎承接驗資業務。調查了解的內容一般包括:出資者人數、出資方式、出資數額及有關實物資產是否已辦理財產權轉移登記證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