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京審 |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
E-mail: lzm@nycg.com.cn |
![]() |
“合并新軍”瑞華會計事務所位居第三(2)
時間(jian):2013-07-17?
點(dian)擊(ji):
次
來源:未知
僅僅從組織形式上看,當前,中資大所與國際“四大”并無二致—— —均為特殊普通合伙制。然而,與擁有上百年歷史積淀的國際“四大”相比較,中資所在品牌建設、執業水平、專業影響力、公司治理、人才儲備等方面仍然存 在差距。
尤其是通過合并方式“做大”的中資所,面臨規模化之后能否做到實力強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1年以前的合并多為“松散型”,主要為了獲得證券資格或者跑馬圈地,而2011年以后的合并更趨向于“緊湊型”,合并后的總分所之間更加重視一體化經營管理,更加重視合并后的執業質量的提升。
事實上,日益龐大的組織結構令大型或特大型事務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趨于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為其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那么,如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保持高水準的審計質量?這是一道擺在中資所面前的“必答題”。
“審計質量是事務所的生命線”。合并所應當對被吸收所實施必要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實行一體化管理;被合并方應當通過人員交叉配置提高審計質量,學習大所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模式,先模仿再超越。
正視差距的目的就是積極應對。自去年開始,以致同為首的中資所開始將業務觸角伸向高端金融審計等業務領域。中注協也積極引導事務所走多元化發展之路,促進事務所在業務上“做高、做精、做專、做優”。
同時,中注協將“品牌化”與“規模化、國際化、網絡化”并列,這既為中資所指明今后的發力點,又是中資所與國際“四大”比拼的核心所在。
下一個百強榜中,中資所將上演怎樣的“驚艷一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