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_99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聯系京審
  業務咨詢:010-82672400
  投訴建議:13701000699
  E-mail: lzm@nycg.com.cn

建設納稅服務體系的理論分析

時間:2010-02-25? 點擊: 次 來源(yuan):未知

(一)納稅服務的必要性———公共財政理論
  當代西方公共財政理論認為,財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場存在缺陷,也就是“市場失靈”。社會經濟的運行應當以市場調節為主,只是在市場難以調節或者調節不好的領域,才需要政府進行適應性調節,對市場進行干預。公共財政產生的前提則是市場經濟。1776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著《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公共財政理論的誕生,亞當。斯密崇尚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干預,主張自由競爭,極力要求縮小國家活動的范圍,提出“最好的財政計劃是節支,最好的賦稅制度是稅額最小”等觀點。此后,約翰。穆勒、威克塞爾、林達爾等都進一步發展了他的理論,公共產品理論的創立和福利經濟學的興起使得公共財政理論越來越豐富,職能范圍也有所拓寬。上世紀30年代初,西方資本主義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從而宣告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經濟理論的破產,從羅斯福“新政”和隨后應運而生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開始,政府必須干預經濟逐步獲得了人們的共識,各國政府和財政開始對經濟進行大規模干預,以便彌補市場缺陷,充分利用市場的功能作用,促進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收入和財富的合理分配以及經濟的穩定運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干預經濟在實踐中開始暴露出自身的缺陷,70年代的“滯脹”使得人們重新認識“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的關系,理性預期學派和供給學派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對國家干預提出了責難和質疑,開始主張減少國家干預,恢復自由經濟。進入90年代以來,又開始重新重視國家干預政策。但是,從大的趨勢來看,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中,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呈現出不斷增強的趨勢,財政的職能也相應地不斷增強。正是由于市場失靈的存在,公共財政作為一種財政模式,政府向個人提供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個人向政府繳納稅款,反映了政府與公民之間在稅收與公共物品的等價交換。稅收既是政府提供服務的報酬,也是個人購買政府服務的成本,即稅務機關提供納稅服務是無償的,這是對稅務機關工作性質的定位。稅務機關職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整個公共服務體系中的特殊作用,除為公共產品供給提供費用外,“直接以納稅人為調控對象,引導個體納稅人的經濟行為向有利于提升整體納稅人公共利益水平的方向轉移。”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的核心,是將稅務機關由行政執法機關調整為執法與公共服務并存的機關,其實質是把服務的理念融入稅收工作之中,進而調整稅收工作思路,達到稅收與經濟、稅務與社會、征稅與納稅的良性互動。因此,為納稅人提供規范、全面、便捷、經濟的各項服務措施是其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基本要求。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決定了廣大納稅人的主人翁地位,賦予廣大納稅人權利,維護其根本利益,提供各種納稅服務是“公共財政”的必然要求。來源: